嗨,大家好呀~
很多摄影创作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按快门容易,选片反而是麻烦的事情。
同一个场景若干张类似的照片,选定一张「最优」的,成了最大的纠结。选片时的犹豫反复,会让人逐渐失去判断照片的敏感度。
01.
「选好看的」
不总是那么可靠
如果你的标准是注重单张视觉效果的作品,那么这个标准的确屡试不爽,常见的如人像、建筑、产品等商业领域的摄影选片。但这个标准也并不简单,至少要注意——预判,就是你在选择照片的时候能预计哪些照片有后期的潜力,也能预判用户对照片的反应。这个是一个商业实用摄影的经验问题。选自原画册×icy
立「好看」这一标准容易,但定义「什么是好看」却很难——这便是定位。有可能你满心欢喜的「好看」只是一厢情愿,在市场看来甚至有点过时,另一些时候你认为的「好看」超越了市场认可的大众审美,无法向用户交差不说,还容易被质疑。「好看」不是审美的全部,狭隘的审美也容易让人们对「好看」的定义有失偏颇。所以单纯以「好看」为标准选片,是很不可靠的。对有艺术表达追求摄影爱好者来说,只能看见「好看」未免有些单一和可惜。更何况,单张好看的照片堆积在一起,有时候反而会是一种削弱。例如某海外大片门户网站凯发体育手机首页推荐的好看「视觉大片」凑成一组,更像是一种视觉堆砌:视觉大片的组合,更像是一种「视觉堆砌」,少了几分艺术感
图据google.com
所以,我们看待选片,还是要超越单一形式审美价值观,可以用「好看」作为标准,却要慎重只以「好看」作为标准。02.
决定选片的
多种动机
说回「以艺术表达为目的」的摄影,创作动机可以有很多,在图片编辑选片亦然:
很多情况下,照片的形式和画面的结构会成为一个很直接的选片动机。有时候,同样的影调特征、类似的构图、相似画面结构,都会成为选出一张照片的理由。最极致的例子如贝歇夫妇的类型学画册,从头至尾都是一种画面结构:相同的平视视角,类似的影调表达,相同的干净的背景处理方式,如果不符合这些特征的照片自然会被排除在外(甚至不会被拍下来)。由于做得十分极致,所以也产生了类型积累所带来的力量。
而非类型学项目呢?可能选片理由不会那么明确直白,但很多时候都会藏着一个内在结构。例如paul hart的《farmed》,我们来看其中的几张:我们可以看到地平线明显的二分构图、类似的影调、类似的画面元素分布,这些都可以看做是选出照片的「动机」。这样的选片和编辑,可以让图片「由量变产生质变」,也可以保证项目或组照的视觉统一。
上面的选片动机更适合对顺序不敏感的图片编辑,而对特定排片顺序敏感的项目选片,则要考虑到观众阅读顺序,通常会以图片的联系为动机进行选片。
比较常见会应用在对画册进行图片编辑的时候,考虑左右对页的图片联系,或者连续页面的图片联系。有时候会因为选了一张,而不断因为某些联系,而连续选出很多张。比如冯立老师的《白夜》,就是典型的考虑图片联系的选片:《白夜》中的一个对页。可以理解为突兀的红色、「桌面上危险」等联系
《白夜》中的一个对页。可以理解为相似的夸饰欲、相似背景结构等联系又如川内伦子在她自己编辑的一系列画册中,也常常用对页来展示图像的联系:《假寐》中的一个对页。可以从海豚的跳跃和空窗的风,理解为一种风一般的状态的相似性,也可以有「出逃」的情节联想这样的选片和编辑,会引导读者突破关注单张照片的局限,在图片和图片之间找到「画外信息」。
叙事性比较强的照片也可以看做是通过前后联系进行选片的一种,但可能会更注重逻辑,而不是营造不明朗的想象。
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这本画册,在图片编辑选片中就在依次构建一个虚拟情节,例如这几页的选片: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中的几页。通过「汽车」这个符号,依次呈现车内、车外、被盖住的遗体、公路等场景,似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情节。这个情节不见得真正存在,读者可以在图片联系中找到新的欣赏空间虽然不是故事摄影那样连续的叙事拍摄,但是内容上的联系和叙事感的构建,逐步「触发」了画册的选片和编辑发展。这样的选片和编辑,会帮读者构建出一个更易读的线索。
艺术摄影更普遍的选片动机,则源自非逻辑的感受,或许连拍摄者和编辑本人都无法定义。如果编辑成功,依然会有一个可被感知的整体效果。例如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的《neue welt》(新世界),无论在形式结构、相邻图片联系、叙事和内容上,我们都看不到清晰的逻辑联系,甚至作者本人也认为这些照片看起来随意,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画册的整体氛围这个项目是在作者旅行中拍摄的,但并非那种游记或者社会调查式的创作。他想用镜头述说他看到的世界,“要好好看看相机能为他做什么,自己又能为相机做些什么。”很显然就不太适合前面三种更有逻辑的、单线的、显性的选片动机。这种选片和编辑,也为我们展示了艺术更多元的面向,不确定的,可被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可见,在「好看」之外,有很多种选片的动机。它们交互并行,共通构成了图片编辑的多样性。03.
大师们如何纠结
选片细节?
具体到每一位摄影师,选片动机又会带有个人很强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意愿。我选择了几位介绍:以拍摄环境人像(大佬)著称的阿诺德·纽曼,可以从他公开的底片中推测,用了分级 排除法的方式(类似于lightroom)标定照片,并且在选片的时候同时将裁图考虑进去做编辑,最终确定选片。他的作品单张形式感较为重要,会通过二次构图,将照片做成与人物身份和气质相匹配的样子。布列松是个不裁图的摄影师,所以他的选片更多是「决定我要哪一个瞬间」的问题。
例如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西班牙的一对父子,而从底片来看,我们能看到拍摄现场更多的故事——有一个女主人的介入,并且和他们发生了互动。但布列松选择的是一个「父子沉浸在自己状态中」的那个瞬间。很明显这是一个主题和意图都更为明确的选择。
布列松是个不裁图的摄影师,所以他的选片更多是「决定我要哪一个瞬间」的问题。
例如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西班牙的一对父子,而从底片来看,我们能看到拍摄现场更多的故事——有一个女主人的介入,并且和他们发生了互动。但布列松选择的是一个「父子沉浸在自己状态中」的那个瞬间。很明显这是一个主题和意图都更为明确的选择。
她最早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商业摄影师,然而她想在自己的艺术项目中更多地保留那种由于不完美带来的灵光乍现,所以她经常在有瑕疵的底片上进行选择。例如构图倾斜、过曝、失焦、漏光或者不明确的意象,都会成为它的选片理由。
《illuminnace》中,选出的的这张照片富有能量,与左边的死鸟形成了鲜明对比,构成联系
另外,川内伦子的艺术摄影画册都是自己做编辑,所以推测她的选片也比前面几位更多有了对页联系的意图和整体观,从《illuminance》中上两张的「邻居」,也可以看到这点:《illuminnace》中的对页,这张具象的网要与右边的雨伞邻居产生形式相似的联系。04.
选片的误区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朋友经常闯入的误区,这里一并总结,也方便大家参考。还是执念于单张好看的「强迫症」,无法从「什么是好看」、在项目中「单张是否需要好看」来选片和编辑。受到如布列松、马克·吕布等前辈的影响,很多朋友选片喜欢追求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以及一个精彩的有意义的瞬间。但如果是画册或组照编辑(特别是非叙事类型),一张照片如果表达太多信息或深刻含义,会指向性太强,很多时候会削弱项目的整体感按人物、风景、静物等「对象类别」选片,更多是进行了分类,而对图片编辑没有实际作用,以此编辑处理不好会比较生硬。因为有「形式统一才能成一组」的想法,所以通过风格、调色、结构等强行进行形式统一,而选得太死板,例如将一组强行做成黑白。但这个要与上面说的「形式和结构统一」选片区分。相反,为了避免形式强行统一,而在选片和编辑的时候更加无理由地「放飞」,但没有统一的内在联系,所以整个项目很散乱。关于这点,我们要通以后的文章来详细论述。总结
选片并非只执着于「好看」;即便你追求「好看」,也要审视自己认知的「好看」是否经得起推敲。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来积累经验。选片的时候,多问自己:作品是要给谁看?是要单张呈现?还是要形成一本组照或画册?如何结合照片的前后联系选片?选片的片子是要构成一个显性的联系还是给读者更多思考空间?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图片编辑中的选片既需要一种对「美」的开放认知,又需要一种整体观,这才能真正解决选片的纠结。